熱門專業曝出就業冷門
【事件回放】
今年6月,本報一則《熱門專業緣何曝出就業冷門?》的報道引來各方關注。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由麥可思研究院獨家撰寫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這份報告指出,中國高校9大“高失業風險型”本科專業: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其中,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國際貿易等一直是家長考生眼中的“熱門”專業。報道一出,許多家長考生大跌眼鏡。
【新聞追蹤】
數月過後,又到了新一季大學生求職的時候,果然印證了報道的真實性。
哪種專業的學生最不愁找工作?9月,記者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舉辦的一場軌道交通行業專場招聘會上發現,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大學生成了“香饽饽”,供不應求。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26個省、市、自治區正計劃籌備、實施建設或已經建成軌道交通。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了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項目,總投資高達8000億元人民币。專家估計,未來數年,城市軌道交通畢業生成為緊缺型人才,其中,僅上海就需新增管理與技術人才3萬名。顯然,符合國家産業導向的特色專業,才是高校需發展的方向。
随後,在複旦大學、同濟大學舉辦的綜合招聘會上,記者卻見到了另一番景象。前來參加招聘會的企業中,同學們最向往的跨國公司明顯減少,大型央企、國企也不多,自然而然,大學生心儀的金融、貿易崗位也明顯減少。同濟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迅表示,經曆了2010年、2011年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回暖,今年大學生就業确實較去年難,特别是專業雷同的學生,諸如金融、國際貿易、生物技術等等,這些學生已經很難找到專業完全對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