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清華大學曹莉教授來校作通識教育講座

作者: 時間:2018-09-28 點擊數:

2018年9月21日下午,應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邀請,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歐美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副院長曹莉教授作了一場題為“外語教學對于通識教育的價值與意義”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行政負責同志主持。

曹莉教授将通識教育追溯至古希臘的“自由人教育”(Education for Freedom),其目的在于發展理性和心智以探求真理。16、17世紀,随着自由人教育與紳士教育的合流出現了“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旨歸在于解放心智、培養合格公民。曹教授認為,這樣一些歐洲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催生了19世紀初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美國的誕生。耶魯大學、博德學院、哈佛、芝加哥大學等先後倡導推行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和名著導讀計劃。曹教授接着指出,面對英國工業革命背景下文化與人文價值的危機與失落,亨利·紐曼擎起人文主義的大旗,撰寫了《大學的理念》(1852年)以對抗科學主義和功利主義,為大學的人文教育傳統辯護。

演講中,曹莉教授以其寬闊的批評視野與中西互照的思維路徑,将自己對中西方“通識教育”的見解娓娓道來。她指出,搞“通識”教育并不止于一般人所認為的開設類似于“世界通史”、“中國通史”等概論式課程,而是側重于通過某個曆史人物或事件的深入閱讀和分析,培養學生對曆史縱深感和思維方法的把握。曹教授結合清華、古今中西文理的“會通”傳統、《大學》關于“大學之道”論述、《中庸》的“博審”傳統、徐光啟的“超勝、會通”思想、 錢鐘書的“東海西海,心理攸同”,梁思成的“半人世界”、梅贻琦的“通識為本”教育思想、徐葆耕的“支援意識”,闡述中國傳統和現代教育思想與西方“通識教育”的異曲同工之妙。

曹莉教授結合清華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實踐,具體談到外語教學與通識教育相輔相成的關系,認為應着力通過外語學科的跨學科特征和人文性,培養學生的比較和反思能力以及跨文化、跨文明理解和溝通能力,同時建議21世紀全球化語境中的學生在“細讀”(close reading)經典的同時,更應當開展基于“交叉閱讀”(cross reading)的跨界閱讀,在反思式閱讀的“智力興奮”中,養成批判思維意識和兼容并蓄、觸類旁通、自我反思以及理性對話的能力。如此,外語教學才能最終發揮人文性、社會性、跨文化性和跨文明性功能。演講末尾,曹莉教授針對部分師生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供稿人:陳昕)

Copyright©2010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伟德国际victor·1946源自英国(CHINA)官方网站

地址:中國河北省秦皇島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郵編:06600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