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畫家心裡的《紅樓夢》
紅樓夢的故事恐怕我們都看過,而每一次連續劇的翻拍,都會引來争議,就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部《紅樓夢》。而西班牙人廷泰的《紅樓夢》,一個老外眼中的《紅樓夢》是同樣的美感,卻有不一樣的表達方式。
廷泰一個在西班牙頗有盛名的畫家,他的作品色調豐富和柔美,讓人充滿了奇趣的想象力,有一種别緻的西班牙古典感。他對東方文化一直有着濃厚的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認識到《紅樓夢》,便立即被其精緻的故事結構、人物之間微妙的情感糾葛以及複雜的人性描寫深深打動。創作了一系列繪畫以表達他對這個東方故事的個人闡釋。一個故事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叙說方式,而廷泰的表現方式不僅新穎獨特,也令觀者體會到淡淡的東方風情,耐人回味。
細看廷泰的其中一幅畫作《黛玉葬花》,他如何将從前在《紅樓夢》中所閱讀到的感覺完完全全地表達在他的作品裡。描述林黛玉看着凋零的花朵而感到惋惜,因為從眼前的落花她想起了自己,面對昔日景象的回憶和自己無法挽留的青春,黛玉不禁悲從中來。廷泰利用寬闊的背景空間營造出一種孤單與空虛的感覺,在沒有特定舞台的設定下,扮演黛玉的角色由無頭的軀體引領,獨自停留在看不到盡頭的空間中。畫中散發出淡淡悲涼的氣息,正跟書中黛玉的個性互相呼應,讓觀者不僅在情感上受到刺激,更讓我們在視覺上産生共鳴。
在另一幅廷泰的代表作《風月寶鑒》中,他運用獨特的手法為觀者在視覺上帶來刺激,讓我們猶如置身幻想的空間中,眼睛被作品的線條、顔色、圖案等帶領,遊走于畫中的每個角落。“風月寶鑒”的主人公賈瑞是一個缺乏原則的角色,他從一位道士身上得到了名為“風月寶鑒”的魔鏡。畫中展示的角色頭小身大,觀者很容易便将目光從角色的身上來回遊走。我們的目光首先被細小的頭部吸引,然後慢慢移到角色下半部的身軀,最後我們會發現目光已不自覺地停留在最不應該停留的地方——“風月寶鑒”的正面。
西班牙藝術家都是上世紀藝術革命的靈魂人物,我們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窺見西班牙藝術的發展曆程和現代西班牙藝術在塑造現代性方面的卓越性及全新的理念和多樣化的藝術語言。